2023年興寧市骨灰樹葬活動中,逝者家屬在樹葬區(qū)表達哀思。(圖片來源:梅州日報 鐘小豐 攝)
梨花風起正清明,慎終追遠寄哀思。連日來,我市各地開展“我們的節(jié)日·清明”主題系列活動,弘揚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厚植家國情懷,大力推進移風易俗,推動綠色、生態(tài)、文明祭掃理念深入人心。記者在走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許多市民改變焚燒紙錢、燃放鞭炮等舊習,而是以敬獻鮮花、經典誦讀、書寫寄語等方式表達緬懷與敬仰之情。
鮮花寄托哀思
文明深入人心
4月4日上午,平遠縣民政局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在大柘鎮(zhèn)南山墓園開展以“文明祭祀 綠色殯葬”為主題的移風易俗宣傳教育志愿服務活動。志愿者們積極向前來祭掃的人群發(fā)放鮮花和《文明祭祀倡議書》,倡導群眾爭做文明祭掃的示范者、革除陋習的先行者、移風易俗的推進者,弘揚時代新風,用綠色、文明、健康的祭掃方式,表達對故人的思念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此次活動現(xiàn)場共發(fā)放《文明祭祀倡議書》300多份,向前來祭祀的群眾贈送鮮花200多支。
4月5日,雖然下著雨,但仍有不少市民前往梅江區(qū)仙鶴山莊公墓、梅縣區(qū)永樂仙莊公墓祭掃。記者看到,進入墓園的車輛通行有序,祭掃場所和周邊重要路口都懸掛有文明祭掃標語,鎮(zhèn)村干部、護林員等工作人員在一旁派發(fā)森林防火宣傳單,確保祭掃活動文明、安全、有序開展。記者注意到,隨著人們環(huán)保意識的提高,不少市民摒棄了大包小包的香燭、紙錢,選擇在墓園入口處購買用于祭祀的黃菊、白菊等鮮花?!斑@幾年我們都不帶香燭紙錢了,主要用鮮花來祭拜已逝的親人,再加幾樣點心水果,既保護了環(huán)境、又能表達對親人的思念。”正在購買鮮花的市民張皓說。
在市殯儀館的祭祀?yún)^(qū),素凈雅致的菊花取代了紙錢,一改以往的煙霧繚繞?!叭绻罕娺^來帶了紙錢紙幣,我們可以免費為其更換鮮花。”市殯儀館服務部主任李婷榮告訴記者,該館推出了“鮮花換紙錢”活動,3月28日至4月10日期間前來祭祀的市民可用手中的香紙冥幣免費兌換鮮花,陵園還提供了免費黃絲帶、寄語卡、代祭掃等服務,為市民祭掃提供方便。
4月3日上午,興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興寧市民政局、興寧市殯儀館、新陂鎮(zhèn)先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(lián)合開展2023年興寧市骨灰樹葬活動,為16位逝者骨灰進行節(jié)地生態(tài)免費樹葬,不立碑、不留名,逝者的骨灰將與土地融為一體,不僅響應了生態(tài)文明建設的號召,也將對逝者思念之情融入了自然。
致敬公安英雄
傳承清明習俗
“當我走在您走過的鄉(xiāng)村道路上時,我仿佛在我身上看到了您的身影,仿佛明白了,當初您奔赴現(xiàn)場那正義凜然的樣子,那懲惡揚善的決心;那一刻,我決心成為您的樣子……”日前,在市公安文聯(lián)、平遠縣文聯(lián)指導,平遠縣公安局、平遠縣作家協(xié)會主辦的清明詩歌朗誦會上,平遠公安英烈劉國華的兒子林劉鑫深情朗誦《傳承》。
這是林劉鑫寫給父親劉國華的一封信,熾熱真摯的情感和動人樸實的話語,讓現(xiàn)場的觀眾肅然起敬、為之動容。在此次清明詩歌朗誦會上,一首首銘記光輝歷史、傳承英烈遺志、鑄牢忠誠警魂以及公安使命擔當?shù)脑姼璞簧鷦映尸F(xiàn),深切緬懷為公安事業(yè)獻出生命的英烈,熱情謳歌人民警察堅守崗位、不怕犧牲、沖鋒在前的英雄本色和為民情懷,給在場的公安民輔警上了一堂生動的革命英雄主義、愛國主義教育課,進一步激勵廣大公安民輔警堅定政治方向、保持忠誠本色、厚植家國情懷,在革命先烈的精神洗禮中,凝聚起新時代奮進的強大力量。
4月2日,由梅縣區(qū)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的“潤童心 憶清明”主題活動在梅縣區(qū)博物館舉辦。此次活動以節(jié)日習俗為切入點,通過講故事、做游戲的形式,讓小朋友了解“清明節(jié)”的文化由來,學習清明習俗,使小朋友們對“清明節(jié)”文化內涵有更形象直觀的理解和認識。同時,小朋友們在老師和家長的輔導下,吟誦耳熟能詳?shù)摹肚迕鳌饭旁娫~,演習手勢舞,體驗制作青團,通過說、唱、演和DIY等形式,感受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文化的韻味。(記者 張瑩娜 黃鈺然 吳麗伶 傅思林 王麗莉)